迟穆之年(gl,纯百,年上,娱乐圈,双强,1v1)_月光遇野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月光遇野火 (第2/3页)

的天才直觉。

    李兴嵘还没来得及回应,手机又弹出新提示:迟叛当年出道首张专辑《野火》在音乐平台的单日播放量突破4200万,其中《燎原》的播放量24小时内翻了五倍,评论区从原本的8万条冲到9999 ,热评第一是条凌晨三点发的留言:“终于知道为什么乐评人说她是‘乐坛救星’了,这嗓子里装着整个西北的风,写的旋律能钻进骨头缝里。”

    走廊尽头的化妆间里,迟叛刚把红色皮衣换成黑色连帽衫,正对着镜子摘耳返。镜中的人眼下泛着青黑,却掩不住眼底的亮——是她的才华历经着时间,被千万人接住时,磨砺出的灼光。她随手点开音乐软件,首页推荐全是自己的歌,《晚风》的翻唱挑战已经有30万人参与,最火的版本是个弹着三弦的老爷子,配文写着“这姑娘写的调,像我年轻时在草原听的牧歌”。

    “李哥!这……”陈礼举着手机,欲言又止。

    李经纪人和迟叛一起接过手机查看内容。

    唐穆清的工作室账号转发了孙导的微博,配图是张录音室的照片:两把麦克风并排放在调音台上,一把缠着银链,一把刻着细小的梅花纹。文案写着“武侠电影《朔风刀》OST,由@唐穆清与@迟叛共同演绎,敬请期待”。紧接着,唐穆清本人发了条新动态,是段30秒的音频,背景音里能听到木吉他的泛音,她的声音清清淡淡:“迟叛的《晚风》让我想起电影的场景,我们合作得很愉快,期待有下次。”

    这条动态发出半小时,唐穆清迟叛合作   朔风刀OST   迟叛   乐坛天才三个词条接连爆了。有人翻出两年前乐评人对迟叛的评价:“她的旋律是野生的,却带着惊人的精准度,像草原上的猎豹,每一步都踩在猎物的心跳上。”如今再看,这话竟成了预言——敢把西北民歌、电子摇滚、古典钢琴揉进同一套setlist,还能让全场跟着她的节奏呼吸,这不是天才是什么?

    迟叛看着唐穆清那条动态,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她想起一周前在录音棚,唐穆清第一次唱副歌时,两人因为一个转音争了半小时,唐穆清不是专业的音乐人,只能说出感觉,最后她抱着吉他改了三版,唐穆清才点头说“这版有边关的风了”。

    “唐影后这是帮你正名呢。”陈礼趁着他们看手机的时候出去了,此刻端着热牛奶进来,“现在谁还敢说你‘只会靠脸’?影后和大导都认你的才华。”

    迟叛没说话,只是点开《朔风刀》的半成品demo,耳机里瞬间涌出血色的旋律——有刀光剑影的凌厉,也有大漠孤烟的苍茫。

    她突然笑了,眼角的红痕还没褪,笑起来却像个拿到新玩具的孩子:“本来就不用谁来正名,我的音乐不需要被认可。”

    话音刚落,手机又震了。是孙导发来的消息:“刚看了你的巡演录像,《燎原》最后那段哨音,完全是电影里主角破阵时的感觉,OST再加段哨音吧,就你嗓子里那股野劲儿。”

    迟叛回了个“好”,顺手把手机揣进兜里,触到了里面的奶片——是今早拿到的快递,远从西北寄过来的,没有包装。

    她摸了摸那片小小的硬糖,突然觉得,这场火不仅烧红了江市的夜空,还烧通了她和那片草原的路。

    走廊里,李兴嵘还在对着电话喊:“不是一线的代言先不考虑,下周巡演还要继续……对……”

    迟叛坐在化妆镜前,陈礼正帮她卸妆,瓶瓶罐罐叮叮当当的,亮片凌乱散着,像撒了把碎星。她没看镜子里那张汗湿却依旧明艳的脸,只是低头划着手机,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

    是唐穆清的微博。

    @唐穆清:很棒的演出。[链接]

    链接是演唱会的官方回放,定位显示在江市。唐穆清是圈内出了名的清冷,除了必要的宣传几乎不发动态,更别说主动夸人。迟叛盯着那行字看了几秒,屏幕的光映在她眼里,忽明忽暗,像藏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