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六、别了,温哥华(一) (第1/2页)
那晚躲在房间中,与Karen把所有攒到的钱一张张掏出来数着,我这才发现,原来数自己的钱是如此过瘾,一点也不累人,一张张一百美元的大钞,还有几千加币,厚厚的几大叠,看着令人晕眩,老实说,这些花花绿绿的钞票,比赤裸的小美人更具吸引力,当然,这点我没对Karen说。 这晚的所有精力集中在数钞票上,数了一遍又一遍,我和Karen两人所分奖金,包括从越南人手中缴获的现金,白粉的收益,还有华人商会几次派发的现金,生活津贴等等,合计美元差不多二十万,加币五千多元。我和Karen一辈子也没挣过那么多钱,我俩商量过,部分加币用作这段时间出游使用,剩下的合并四万美元留给肥妈生活所需,其余十多万美元全数带在身上,一道到香港创业。 说到出游,卑诗省好玩的地方太多了,为了挥霍金钱,我和Karen去了趟温哥华岛。那是加拿大西海岸最大的岛屿,比台湾还要大,但当时的人口还不到一百万,可谓地广人稀,但这个有点荒芜的地方,却如仙境般美丽,让人流连忘返。 去温哥华岛,得坐一个多小时的渡轮,那是一种超级大渡轮,除了可以乘坐几千人之外,还可以放得下三四百辆汽车,我和Karen就这样连人带车被运到温哥华岛。 到温哥华岛,少不了去维多利亚市,那个城市不但是岛上最大的城市,而且是整个卑诗省的省会,省政大厦,议会大楼均设在该市,原因是省政府为了增加岛上的人气,繁荣岛上的经济,不惜艰辛,把办公室设到这个相对荒芜的岛上。对比起国内的省府,不但要选最繁荣的大城市,而且选择最热闹的市区、最繁华的路段,非得占尽地利,以便权贵。在这方面,卑诗省的官员、议员值得尊敬。 维多利亚的议会大厦在非会议期间对公众免费开放,游人可以尽情参观议会工作厅,了解议政文化,这一点,让我大为感触,在国内,官员高高在上,别说省府工作的地方,即便是村干的会议室,作为老百姓,也别指望可以踏进一步。这虽是细微之处,却尽现庙堂待民之心。那一霎,我有点迷惑,对学校和部队中的教育充满怀疑…… 到温哥华岛,游觅宝翠花园是必备的节目,这个方圆十几公顷的大花园原来属私人所有,是当地一位贵族的领地,他在这片土地上种植各种奇珍异草,加上别出心裁的布置,赢得大众的喜爱,每年春季到夏秋,大量游客千里迢迢赶到温哥华岛,为的就是一睹这年花季的风采,感受鸟语花香的气息。 值得一看的还有岛上的一个小镇,名字已经完全忘记,但大家都称它“壁画镇”,这个小镇地处荒凉的森林中,原为伐木工人的栖息地,渐渐形成一个几百人的小镇,工人工作之余,爱在房子外壁涂鸦,用水彩描画所见所闻。壁画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慢慢成为小镇的一种文化,过路的人被小镇的艺术气息深深吸引,一传十,十传百,每年成千上万游人慕名而来,为小镇带来丰厚的收入。所以说,不要小看自己的爱好,只要坚持,用心去做,无论什么事情,即便是涂鸦,也能成就出事业。 我和Karen还没结婚,但温哥华岛之旅却如蜜月之行,当我俩同唱《甜蜜蜜》回到温哥华时,才知道老怪前天已和中怪一道到吴老板处取回最后一笔两万美元的款项,看来吴老板是个守信之人。 老怪和吴老板聊了一个下午,据中怪说,两人一见如故,无所不谈,政治、哲学、人生、道德、伦理等等,似乎志同道合,最后老怪约定,将乘坐吴老板六月底从温哥华出发的货轮到台湾基隆,而后再从陆路到高雄港,改坐到西贡码头的货轮偷渡香港,行程的一切安排由吴老板负责,并且分文不收。 老怪的好消息传到战友中,引起极大的争议,主要是在陈明宇一组,他们大多数是来自香港的战友。战友在争议中分成两派,以李氏兄弟为首的一派强烈要求跟老怪回香港发展,理由是香港才是中国人的地盘,文字文化都通晓,况且打拼多年,对地形早已熟悉,加上现在有本钱,到香港完全可以做点生意,更何况那边还有何文宇兄弟几个在经营,尽可以投奔他们。 另一派以陈明宇为首,认为留在北美发展更合适,理由是现在温哥华已有大圈的地盘,手头上的钱也可以置点物业,做点买卖,在北美已没有生存问题,而且另外两组的战友除极个别投奔其他城市的亲友之外,绝大部分都留在温哥华华埠,大家同声同气,早已如同一家,将来在加国混到身份后,还可以申请家人移民这边,过上美好生活,千辛万苦回香港搏杀似乎并不值得…… 双方各执一词,都很难说服对方,总之人各有志,爱去爱留,自己选择。第二天开会表态,绝大部分战友都决定留在风景如画的温哥华,而愿意与老怪一同到香港的只有九人,包括我、Kare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