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hapter 9 日常 (第1/3页)
Chapter 9 日常
清晨的光像被磨砂过,轻轻擦在窗帘背面。闹钟响之前,宋佳瑜便睁了眼。她在黑暗里辨认一下时间,伸手把闹钟按掉,翻身坐起。乔然还睡着,眉目平和,呼吸均匀。宋佳瑜把被角往她这边掖了掖,起身去洗漱。 热水把冬天的冷从指尖一寸寸逼出去。她照着镜子,把头发扎起,换上利落的深色大衣。早餐简洁:两片烤面包,一份炒蛋,黑咖啡。她会给乔然留一杯温牛奶和一张小纸条:【早安,十点前别喝咖啡,心悸。—y】“y”是她们之间约定俗成的简写。 八点一刻,司机在楼下等。她出门,下楼,风从门厅钻进来,裹着未散尽的夜气,像一条带着水汽的丝带。上车时,她把今天要看的资料又翻了一遍,重点用铅笔在页边做记号:车间二线节拍、半成品冷链时间、测试批次抽样比例。这些字眼落在纸上,像一枚枚精致的铆钉,把她这个“继承人”的身份与她骨子里那个“工程师”的直觉牢牢固定在一起。 工厂在城郊,路过一段宽阔的高架时,阳光从云层里探出一角,像有人在天幕上划开一道极窄的缝。她忽然想起在美国的实验室——那种明亮是另一种,冷而诚实,风干的空气里没有一丝多余的味道。她手心在膝盖上摩挲了一下,想到她曾经可以继续那条路径,是她自己转了弯。想到这里,她轻轻呼出一口气,把情绪收好。 工厂的空气带着消毒水与金属的味道,门禁刷卡时发出清脆的一声“滴”。生产总监带队迎出来:“宋总早。”他说“宋总”时极小心,小心里带着想确认她在这个场域能否说出“对话”的期待。 “叫我佳瑜就好。”她说,笑起来,步伐不急不缓地往里走。“今天看二线。上周你们说节拍有波动,要看实时曲线。” “是。”总监忙把平板亮出来,调出昨天的监控数据。折线在屏幕上上下起伏,像一条谨慎的心电图。宋佳瑜看了两分钟,问:“这个低谷段对应的是换模?” “有一段是。”总监指给她看,“但这里……这里是原料进线温度不稳,我们临时调了参数。” “临时是谁?”她问,语气不重,却把问题钉得很实。 “车间班长。” “他作出调整前,谁授权?” “工艺工程师。” “流程有记录吗?”她转头看 QA,“纸质的或者电子的,任何一种。” QA 立刻点头:“有,电子的,但写得简略。” “下次别简略。为什么调、调了多少、预期影响、实际表现,都要写。这不是为了追责,是为了下次知道怎么更快地过这道坎。”她看向总监,“把这个流程明细在周五前给我。你知道我会看细节。” “明白。”总监额头出了点汗,嘴角却明显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对方真懂他的语言。 她沿着产线再走一圈,站在二线的第二个弯道,背手看了一分钟。她没有说话,耳朵里尽是机器均匀的“咔嗒—咔嗒”,像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在冬天里齐步走。她喜欢这种声音,它让人安心。她还年轻,她的“继承人感”不靠派头来证明,而是靠把手伸进这些看得见的齿轮。 午后回城里时,她在车上把上午的要点整理成一页“工厂纪要”,用简明的 bullet points 列出:换模 SOP 更新、温度波动记录模板、QA 记录粒度、班长授权边界。她在邮件抬头写:Factory Notes | 12/xx | Vivian,群发给相关负责人,抄送李岚。她知道母亲不会回复这类邮件,但会在某个会议上突然点名“二线节拍稳定得不错”,那就是她们之间的默契:彼此看见,但不打扰。 回到总部,下午是一个跨部门的复盘会。会议室的屏幕上挂着 Song Group 的蓝白 l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