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女留不得 (第1/1页)
此女留不得
周秦女的脸顿时吓得煞白。 毅王府敢无视她背后的侯爵府,私刑处置,可见府中腐败冤案已经垒如高山了。 难怪王府里各个都阴郁沉沉,好像进了黄泉宫一般。 她脚底发虚,幸亏桃儿眼疾手快搀住她,否则就要跌下池塘,又让人看了笑话。 纯钧适时提醒:“二公子说,只要你肯认下罪名,他会救你。” “我凭何认罪?!”她难以置信,觉得周慕臣简直丧心病狂,“他知道名声对一个已婚妇人而言有多重要吗?” “再者,就算我肯承担罪名,他还如何救我!” “这个你无需忧心,公子自有法子。命和名声哪个更重要,时间不多,你有半炷香的时间考虑。纯钧告退了。” 他临走前还不放心地看了眼桃儿,但女人恨不得扒他的皮,瞪着他直到彻底隐匿在夜色中。 周秦女精神片刻恍惚,问起桃儿:“桃儿,你说我要听他的,吃下哑巴亏吗?” 桃儿不疑有他:“桃儿不懂别的,只想您好好活着,老人常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你说的在理。”周秦女抬步往前,走出了视死如归的气势,“只要活着,以后我们有的是机会逃离毅王府!我便信他一次。” 二人紧赶慢赶地到正堂后,里面已经高堂满座,都是家族核心人物。为保王府名誉,闲杂人等一概清了出去。 她甫一进门就被两个家丁押跪在堂前,桃儿则被人拖拽到侧室去了。 室内昏暗,灯烛只在东南西北四角各留下一盏,照在众人沟壑纵身的脸上,犹如进了地狱般让周秦女心头发颤。 首座头发花白,眼神狠辣,带着翠玉抹额雍容华贵的老妇人,便是世子的祖母了。虽偏居一隅,但仍掌握府中的话事权,王妃虽掌着中馈,但依然会事事请教祖母。 听闻祖母的母家是前朝宰甫嫡脉,因为支持当今圣人在夺嫡之中获胜,才保如今的毅王府稳坐汴京第一。 她的话,在毅王府中堪比圣旨。 老祖母年岁将过七旬,但精神矍铄,一根御赐凤杖能打贪官污吏,更别提她这样的小人物了。 她只得一声不吭,听着秀荭宣读她的罪行:“秦氏女闺中与人通jianian,隐瞒不报,又欺君罔上,求取赐婚毅王府,实属大jianian大恶之人,依我朝律法,当处以木驴极刑。” 秀荭的话一落,有四个家丁抬出厚重的木质驴具,驴背中央一根擎天柱赫然立挺,上面浸满了难以言说的深色血渍。 饶是周秦女行走江湖多年,也未曾见过这样惨无人道的刑具! 然而下一个要被摧残的便是她自己。 她心中惶恐不安,却又不得不听从周慕臣之言认罪。 她只能信他。 她正要低头认罪,旁侧,一道清灵的女子声音替她辩驳:“祖母且慎重,何不听秦氏解释一下?若贸然定罪,恐怕汉英候府不会善罢甘休。” 说话的正是三姨娘的独女——周慕仪。 一个全方位都超越她,才情兼备的女子,令汴京官宦子弟都趋之若鹜。 但碍于她庶女的身份,人们只是观望,并没有五品以上的正经官家子弟上门提亲。 她一向独来独往,不与其他房的子女密交,只结交外面官员的子女。性格就如同她常年穿的纯白衣裳一样清冷高贵,白的好似霜花,一碰就碎,但却赏心悦目。 老祖母睁只眼闭只眼,斜睨着女子,不苟言笑:“仪儿心地善良我知晓,但秦氏与世子同房却无落红已是难以掩盖的事实,既不贞洁,又无才德,纵然汉英候千万个理由,闹到圣上跟前我们也占理。” 她盯着周秦女深如渊海的眼睛,吐出一口浊气:“此女,留不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