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第3/3页)
来的铺盖都拿下去了。明日便发到各人手中。”    观心却不给她犹豫的机会。    她甚至对韶声的东西不问自取。    “好吧。”韶声只能答应。    不过这样,应当不算违反对母亲的誓言。观心取走的是明面上的东西,母亲给她的金银,她早就拿出来了,还好好藏着。    谁都不知道放在哪里。    而且,就算是被取走的东西,也不是她主动给的。    不算违誓。    韶声自我安慰。    只是直到冬天过去。    韶声寄下山的书信,却如泥牛入海,不见回音。    柳大夫人再未来过。    观心也再未来过。    她对韶声的态度,也越来越不好了。    原先韶声招呼她一道用饭,她虽冷着脸不愿理人,但也不会拒绝。    也不知从何时起,韶声再请她,她开始找借口推脱了。有时会说:“我还有事,你自己去。”    有时干脆装人不在,让韶声知道自己自讨没趣,知难而退。    再后来,连借口也不找,直接对韶声说:“我不想和你同路,别找我了。”    被如此直白地拒绝,韶声当然不会继续热脸贴冷屁股。    她怏怏而去,再也不自讨没趣地找观心了。无论是用饭,还是请教经卷。    很少踏入观心的院子。    虽然她理解观心。    观心自小寄托佛前,侍奉佛祖,自有她出家人的清高傲气。    她想起母亲最后一次来看望自己,观心与柳韶言相谈甚欢。    ——观心喜欢柳韶言这种风雅的小姐。    不喜欢自己这种愚钝的大俗人    这都很正常。    但韶声还是有些伤心的。    观心毕竟教了自己脱出噩梦的方法。曾经也愿意屈尊与自己相交。    是自己实在有问题,让她终于忍受不住了吗?    韶声有时会这样问自己。    韶声淡了与观心的关系,还有一桩损失。    那就是——每日斋饭的分例,没有观心在旁,自然得不到优待,变成了黍饭与腌菜,汤与素菜俱不再有。    失去观心这半个熟人的陪伴,韶声在云仙庵的日子,变得没滋没味起来。    她与庵中其他的比丘尼,并无交情。    就算是受柳家之托的住持观源,细数起来,若非必要,也没说过几句话。    如今只能独自困在一方小院之中。    韶声也想过离开。    但她深知,来时本就是家中强迫地压着来的。    被父亲关在佛堂里,那暗无天日的三日,仍然不时出现在梦里。    柳家不让她下山,云仙庵受柳家所托,定然会严加看管。    且就算她费尽千辛,当真绕开了庵中人的看管,又有哪里可去?    寄给母亲的信迟迟得不到回音。    她对家中如今的情况一无所知。    就算知道了,也不一定回不去。她本就不受长辈喜爱,在家时又那样顶撞父亲,还私自下山,柳府如何愿意认她?    至少现在还有吃有喝,有小院挡风遮雨,供她修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